主要数据录入
月度数据录入: 住院患者非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、住院患者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、门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、急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;
季度数据录入: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消耗情况;
年度数据录入: 医疗机构成员单位基本情况调查、医疗机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经费情况。
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
数据填报指引
数据上报内容及指标
主要数据录入
月度数据录入: 住院患者非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、住院患者手术组抗菌药物使用情况、门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、急诊患者处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;
季度数据录入: 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消耗情况;
年度数据录入: 医疗机构成员单位基本情况调查、医疗机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经费情况。
主要统计指标
数据统计指标包括: 门诊处方用药统计、急诊处方用药统计、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情况、住院患者用药季度消耗统计、抗菌药物使用经费统计、住院病人使用抗菌药物合理性评价等其他相关指标。
数据上报要求
住院患者病例数据上报要求
三级医院: 每月11日至20日的所有出院患者病历,分成手术和非手术两组,将病历号上传至监测网数据上报系统,由系统随机抽取40份病历(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20份),再确认30份病例(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15份)。
二级医院:抽取全月所有出院患者病历, 分成手术和非手术两组,将病历号上传至监测网数据上报系统,由系统随机抽取40份病历(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20份),再确认30份病例(手术组和非手术组各15份)。
手术切口分类标准按照 《卫生部关于修订住院病案首页的通知》卫医政发〔2011〕84号第三十二条和《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》(2015年版)表1-1的定义划分。
门诊处方数据上报要求
每月16日抽取普通成人处方100张;
所抽处方不包括:中草药处方,毒麻精药处方;
如遇节假日或法定公休日,将抽样时间提前至节假日或法定公休日的前一个完整工作日;
如当日门诊普通成人处方不足100张时,应全部提交,即有多少张录入多少张。
急诊处方数据上报要求
每月16日抽取处方100张(无年龄限制);
所抽处方不包括:中草药处方,毒麻精药处方;
如遇节假日或法定公休日,将抽样时间提前至节假日或法定公休日的前一个完整工作日;
如当日急诊处方不足100张时,应全部提交,即有多少张录入多少张。
住院患者季度抗菌药物消耗量上报要求
季度内所有出院病人在院时使用(消耗)的抗菌药物数量,以最小包装统计(如:片、粒、支、瓶和袋等);
不包括皮试液、局部用药及出院带药部分;
上报的收治患者人天数必须准确。
计算公式:收治患者人天数=本季度出院人数×本季度平均住院天数。
医疗机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经费调查上报要求
包括病人出院带药;
原则上应填报本年度的相关数据;
如果医院财务结算统计周期与监测网统计周期不一致时,可填报上年度的数据,如在填报2024年“医疗机构抗菌药物使用经费调查”表时,可以填报2023年末的相关统计数据,以此类推;
此表中的经费单位均为“万元”。
医疗机构成员单位情况调查上报要求
若本医疗机构在机构名称、地址、机构性质、等级、类别等相关信息未发生改变的可以不填报相关数据;
如上述信息发生改变的,可发送相关支撑文件至监测网邮箱,经核实后修改;
负责人、监测员信息可自行修改。
数据上报注意事项
数据上报完成时间节点
月报数据:门诊、急诊患者处方数据、住院患者病历医嘱数据,应在所处理数据月的第二个月份的最后一天24时前上报完成。
例:2024年6月份的门诊处方和抽样病历的上报信息应该在7月份最后一天的24时前上报完成,以此类推。
季报数据:季度住院患者抗菌药物使用消耗量,应在所处理季度数据的第二个季度的第一个月份最后一天24时前上报完成。
例:2024年第一季度抗菌药物消耗量数据信息应该在第二季度的第一个月,即:4月份最后一天的24时前上报完成,以此类推。
年报数据:医疗机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经费情况和医疗机构基本情况,应在所处理数据的年度统计数据截止日期前上报完成。
例:2024年的年报数据应该本年度在10月份最后一天的24时前上报完成,以此类推。
首页->上报月份->选择9月
统计时间节点
季度统计时间节点:
数据统计截止点:每个统计季度后第一个月的最后一天24时前;
数据统计结果:每个统计季度后第二个月的15日以后可以查阅到前一个季度的统计结果。
例:2024年第一季度数据统计截止点为第二季度的第一个月(4月份)最后一天24时;查阅第一季度统计数据,在第二季度的第二个月(5月份)的15日后即可。
年度统计时间节点:医疗机构年度抗菌药物使用经费情况和医疗机构基本情况。
数据统计截止点:每个统计年度10月份的最后一天24时前。
数据统计结果:每个统计年度的12月1日以后可以查阅到本统计年度的统计结果。
例:2024年的统计截止时间是10月31日24时,可在次年1月15日后查阅年度统计数据,如遇特殊原因,请关注监测网公告。
年度统计时将重新统计季度数据,如没有查到统计数据原因:
①:没有按时录入完成上报数据;
②:上报数据不完整;
③:上报数据有误,数据结果异常。
数据上报常见问题
新入网医院注册申请后如何知道注册信息审核情况和获得账号密码?
①:可以登录页面的“注册信息查询”中查看审核步骤,进行情况;
②:注册审核通过后,请登录注册时登记的邮箱查询医院账号和密码。
住院患者手术非手术病例数据录入时,应该上传多少病历号?
必须是规定抽样时间内所有出院病人的病历号,分成两组既非手术组和手术组。
严禁自己选出各组20份或21份病历号上传!
严禁自己编写病历号上传!
非手术与手术病历信息录入时,录入份数不能满足要求怎么办?
及时与监测网办公室或技术支持部门电话联络解决。
严禁自己编造病历号补足以便顺利上传!
不可以有意改变抽样时间!
门急诊处方不足100张怎么办?
①:当遇到门诊、急诊处方不足100张时(录入月份的全部处方),可以不抽取,有多少处方录入多少处方;
②:门急诊处方在一起不能分开的,按门诊处方计;
③:没有急诊处方,可以不录入急诊处方,当日急诊处方总量填“0”。
季度消耗量调查表中复方制剂如何计算?
监测网已于2024年7月1日起,对季度抗菌药物消耗情况数据录入进行调整,在录入复方制剂时,系统将自动根据抗菌药物字典库中的酶抑制剂比例进行计算,请如实上报季度用药实际使用数量,上报过程中,不得出现换算,虚报等情况。
①:输入需要填报数据的药品名称,并选择对应的药品规格;
②:填写该药品实际使用量。
季度抗菌药物使用强度计算时有哪些不计入统计?
①:局部用药不计入统计;
注意:尽管在统计计算使用强度时不统计在内,但在抗菌药物应用监测网病历上报时,眼科手术病历如使用含抗菌药物滴眼剂或眼膏需如实填写,主要用于眼科手术病历预防或治疗用药合理性评价。
②:皮试液不计入统计;
③:出院带药不计入统计;
④:门诊、急诊用药不计入统计。
如何查询药物的DDD值?
①:入网单位可在全国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监测网公众号菜单“便捷查询”中,输入中文通用名即可查询到相应的DDD值和SDDD值。
②:通过http://www.whocc.no/atcddd/ 查询WHO DDD值。
抗菌药物使用强度的定义及解析
定义:
住院患者平均每日每百张床位所消耗抗菌药物的DDD数。DDD作为用药频度分析单位,不受治疗分类、剂型和不同人群的限制。
计算公式:
解析:
①:某个抗菌药物的累计DDD数=该抗菌药物消耗总量(g)÷ 该药的DDD值。
②:住院患者抗菌药物消耗量(累计DDD数)=所有抗菌药物DDD数的总和。
③:同期收治患者人天数=同期出院患者人数×同期住院患者平均住院天数。
上传病历号前可以挑选后再上传吗?
为保证数据的真实性,随机性,按技术方案和相关要求,应上传的规定时间内的所有出院病人病历号,不应进行有目的的选择。
严禁挑选后有选择的上传病人病历号!
凡发现有这种情形的,上报数据视为无效,监测网将适时进行通报!
病历号文件上传后可以自己删除么?
病历号文件上传后,确认文件有误的,可以自己删除后重新上传,删除病历号文件需要满足以下两个条件:
①:如仅上传病历号文件,并未对数据进行录入操作,包括未填写当月出院人数的;
②:每月仅可以删除两次,如超过次数,需联系监测网办公室或监测网技术支持部门。
数据都录入完成也确认提交了,怎么在统计功能查询不到相关数据?
出现这种情况有两种原因:
①:没有按规定时间节点完成数据上报;
②:按时间节点完成了但没有“确认完成”,如病历数据录入完成后一定要生成“完整病历报告”等
已经过了完成时间节点或统计时间节点后,还可以补充或修改数据吗?
①:如果已经过了完成时间节点或统计时间节点后,仍然要求并允许对数据修行补充、修改;
②:如果是超过了年度统计节点补充或修改数据后,系统年度统计结果和统计报告仍以原有的数据为统计依据;
③:要求必须对漏报或错误的数据进行补充完善和修改相关数据。
医院能够通过数据上报系统查询到有关数据指标的统计结果吗?
凡是入网医院均可在系统的统计功能中查阅到相关统计数据,包括全国的平均值、所属省区市的平均值。
关于使用API数据自动上报接口上报数据时的抽样时间?
住院病例:
①:二级医院为每月全部出院患者病例;
②: 三级医院为每月11-20日全部出院患者病例;
③:以上数据录入时,不需要再手工录入15份病例。
门急诊处方:
①:上传16日门急诊全部处方;
②:如遇节假日,可选择节假日前最近的一个工作日;
③:以上数据录入时,不需要再手工录入门急诊各100份处方。
注意:如使用API接口上传数据,需出院病例、门急诊处方、季度抗菌药物消耗情况全部由接口上传,禁止仅使用API接口上传处方数据。